治療重度哮喘新靶點TSLP抗體藥物研究進展
治療哮喘的藥物通常是以吸入為主的支氣管擴張藥(β2受體激動劑、膽堿能受體拮抗劑)和糖皮質激素,以口服為主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(如孟魯司特鈉),但這些藥物無法控制重度哮喘,因此針對重度哮喘的抗體藥物成了當下研究熱門。
表1 治療哮喘單抗藥物(來源:各企業年報)
藥物 |
原研 |
靶點 |
適應癥 |
上市時間 |
2021年全球銷售額(億美元) |
Xolair |
羅氏/諾華 |
IgE |
嚴重過敏性哮喘 |
2013年 |
34.39 |
Nucala |
葛蘭素史克 |
IL-5 |
嚴重嗜酸性粒細胞哮喘 |
2015年 |
13.42 |
Dupixent |
賽諾菲 |
IL-13、IL-4 |
中重度嗜酸性粒細胞哮喘 |
2017年 |
52.18 |
Fasenra |
阿斯利康 |
IL-5 |
嚴重嗜酸性粒細胞哮喘 |
2017年 |
12.58 |
Tezspire |
阿斯利康/安進 |
TSLP |
嚴重無嗜酸性粒細胞哮喘 |
2021年 |
- |
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(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,TSLP)是一種具有多效性的細胞因子,TSLP的表達水平已被證明與哮喘患者中氣道炎癥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,TSLP及下游信號分子對哮喘的發生及發展過程具有重要作用。TSLP可激活哮喘患者氣道平滑肌上的樹突狀細胞、肥大細胞、NKT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與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相互作用,募集中性白細胞,加重氣道炎癥的發生發展。
圖1 TSLP在哮喘中的作用機制(來源:DOI:10.3390/ijms19041231)
目前TSLP單抗藥物研發進度最快的企業阿斯利康/安進的Tezspire已于2021年12月在美國、2022年7月在歐盟獲批上市,也是首款針對嚴重無嗜酸性粒細胞哮喘的藥物。
表2 TSLP單抗藥物研發進展(來源:藥智網)

Tezspire:在PATHWAY的Ⅱ期臨床試驗中,與安慰劑相比,Tezspire可使嚴重哮喘患者急性發作減少62%-71%;在NAVIGATOR的Ⅲ期臨床試驗中,同樣證明Tezspire可以有效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嚴重哮喘,將哮喘急性發作降低56%。
CSJ117:由諾華開發的是一款治療哮喘的人類中和抗體片段,通過干粉吸入,直接抵達肺部起效。初步研究結果表明,CSJ117降低了過敏原誘導的嗜酸性粒細胞數量,能夠減輕過敏性哮喘患者的氣道炎癥,并支持作為吸入性抗TSLP的進一步研究。
CM326:由成都康諾亞研發,為國內首個進入2期臨床研究階段的TSLP靶點藥物。2021年11月,康諾亞和石藥簽訂了項目轉讓協議,康諾亞將獲得1億元首付款及根據開發進度支付的最高1億元開發里程碑費用。
BSI045B:2021年10月在澳大利亞獲批進入1期臨床研究階段,在國內也正在開展治療重度哮喘的臨床試驗,早在2017年,正大天晴就與博奧信簽訂合作開發協議,獲得BSI-045B項目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。
HBM9378:2018年和鉑醫藥與科倫博泰達成全球戰略合作,共同研究、開發和商業化新型全人源抗體藥物;于2022年2月針對中重度哮喘患者的HBM9378單抗藥物臨床試驗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。
QX008N:2022年5月荃信生物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源化抗TSLP單克隆抗體QX008N注射液獲批臨床,用于治療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值得注意的是,針對TSLP靶點的默沙東MK-8226、羅氏RG7258和安斯泰來ASP7266單抗藥物由于安全性等原因在進行1期臨床試驗后停止開發。
整體看來,目前全球針對TSLP的抗體藥物布局多集中在哮喘這一適應癥上,雖然國際有部分企業終止研發,但國內企業快速跟隨,研發數量和進度處于國際領先。此外,諾華的CSJ-117作為吸入療法治療重度哮喘,后期值得重點關注。